答:
(1)要把握古今中外以至未来各个社会、国家、地区、阶级、民族等德育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特别是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的统一。
德育的社会性既体现了人类社会德育的共同性,又包含着德育的历史、阶级、职业、民族等一系列的社会差异。这种德育的社会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存在,反映了德育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稳定性和可变性、批判性和继承性的统一,表现了德育错综复杂的社会性。这里,偏废、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违背德育发展变化的规律。
(2)要把握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等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是相互区别的,又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一般说来,道德教育处于基础性层次上;法纪教育处于较高的基础性层次上;政治教育处于高层次上;而科学世界观教育处于最高层次上。低一层次上的德育要在高一级层次上的德育的指导下进行,并向高于它的层次上的德育发展和提高;高一级层次上的德育又要以低于它的层次上的德育为基础,在低于它的德育的基础上进行、向上发展和提高。德育四项基本内容的每一项内容又有其具体的亚结构和关系。
(3)要把握年轻一代德育和成人德育,特别是幼儿、儿童、少年、青年德育等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切实克服和防止“一刀切”的弊病。
例如:对大学生来说,重点是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和科学世界观教育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同时,道德和法纪教育的内容要加深、加宽,层次水平要提高,并且,所有德育内容都要围绕和紧密结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等来进行,这也是个性。
(4)要把握家庭德育、社会德育、学校德育,不同类型、级别学校德育乃至城乡学校德育等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把学校德育当成德育的全体,忽视、否定家庭德育或社会德育,甚罕把城市学校德育当成德育的全体,忽视、否定不同类型、级别学校德育以及城乡学校德育的特点或个性,这都是不符合德育的实际和德育的实施的,也不利于从多种多样的德育形式中认识和把握德育的共性和个性。在这里,偏废、忽视、否定任何一个方面,都不符合德育共性和个性的统一。